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概论教研室于4月22日组织全体教师观摩了陈琳老师和熊筝老师随堂主讲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陈琳老师的课程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展开,熊筝老师的课程围绕“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课堂展示:理论结合实践,生动阐释主题
陈琳老师以一个讨论话题“你对邓小平的印象”导入新课,围绕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叁个客观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经验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展开讲述,最后结合邓小平个人政治智慧和改革魄力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说明了理论创立者的个人贡献。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土壤与实践根基。讲述中,陈琳老师应用了视频展示和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探索。

熊筝老师以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为主线,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系统讲解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课程中,熊筝老师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国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成功探索。在授课过程中,熊筝老师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发展,使学生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课后研讨:交流互鉴,共促教学提升
课程结束后,概论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与教学研讨。与会教师们对陈琳老师和熊筝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位老师课堂教学逻辑清晰、案例鲜活、互动性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思考。教研室主任李思凡老师在总结中指出:“两位老师的课程不仅深刻阐述了基本理论内涵,还紧密结合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现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叁、以学促教,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是概论教研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的重要举措。未来,教研室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